走进达州 达州概况图说达州吃在达州住在达州行在达州达州商情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走进达州 > 行在达州

达州:乡村旅游铸造巴山脱困金钥匙


  2016年1月12日,一个寄托了9万人脱贫梦想的旅游开发项目——达州市宣汉县巴山大峡谷旅游扶贫开发项目破土开工,将用3到5年时间,建成“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国家生态旅游度假区、国家AAAAA级景区”。届时,可增加就业1.2万人,带动区域内9万贫困人口整体脱贫。

  达州“乡村旅游”终于拨云见日,点燃了爆发增长的引线。

  持之以恒持续发力:

  达州乡村旅游内功深厚

  作为农业大市,达州市一直注重乡村旅游开发。10年前,达川区赵家镇桂花村举办了达州市首届乡村旅游节,让昔日脱贫无门的桂花村旧貌换新颜。直至今日,达城市民周末踏青休闲仍青睐桂花村。

  抓住“三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灾后重建等重大机遇节点,达州“三农”工作与乡村旅游发展紧密结合,推动贫困农村地区交通、村容村貌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当年被洪水冲得满目疮痍的万源市白沙镇青龙嘴、宣汉县洋烈社区如今已成为灾后重建的旅游胜地;连办五年的全国新农村文艺展演活动强势带动一批乡村旅游景点建设,大竹县庙坝镇长乐村秦王桃基地、开江县宝塔坝万亩莲花均成为陕西、重庆及达州市民踏春赏花游玩的热门选择。

  筑巢引凤集凤筑巢:

  达州渐成乡村旅游开发热土

  2015年5月28日,万源市在第十八届渝洽会上一口气签下4单规划总投资55亿元的旅游开发项目,将用资本的力量,把散落巴山深处的生态景点进行整合,打造“国家中央山地度假公园”和“中国西部养生天堂”。

  而早在5年前,广东元邦便进驻万源市八台山风景区。原先倾家而出外出务工的当地村民因势而动,纷纷返乡发展生态观光农业。

  巴山大峡谷旅游扶贫综合开发项目预计今年部分景点形成接待能力,2018年开门迎客。

  勇担脱贫攻坚先锋:

  达州乡村旅游赋予新的历史重任

  2016年,脱贫攻坚成为历史最强音。全市有828个贫困村、49.85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其中有168个贫困村适合搞旅游扶贫,涉及贫困户3.1万户。到2020年,通过旅游扶贫可带动全市20%的贫困村、约12.7万人实现脱贫。

  乡村旅游,被赋予新的历史重任——达州市把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作为拉动内需、调整结构、脱贫奔康的重要抓手。

  目前,达州市确定了市域内旅游扶贫的重点及整体布局,实施省市县三级乡村旅游提升工程。今年,将重点扶持30个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打造20个旅游扶贫示范村。

  决战决胜决不掉队:

  达州脱贫攻坚号角嘹亮

  面对严峻的脱贫攻坚任务,达州市迎难而上,“五个率先”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责任,誓言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

  率先建立“双组长”制度,配置最强脱贫攻坚领导力量;

  率先健全扶贫移民机构,确保扶贫移民机构人手足、堪大用;

  率先实行市县联动,整体建立扶贫开发专项基金、产业扶贫信贷基金和农产品深加工风险共担基金,撬动金融、保险和社会资本参与脱贫攻坚;

  率先提出“教育资助解困一批”到户措施,依托教育“拔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率先落实“五个一”贫困村帮扶机制,实现每个贫困村均有1名联系领导、1个帮扶单位、1名村“第一书记”、1个驻村工作组、1名驻村农技员;同时,每个贫困户都有1个帮扶责任人。

  “五个率先”推动达州脱贫攻坚精准发力。2015年,全市脱贫15.1万人,占年度目标任务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