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走进达州 > 住在达州
深化公安改革工作启动以来,全市公安机关深入贯彻《四川省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实施方案》,围绕5大板块31项具体改革任务,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牵引、以项目为抓手,扎实推动全市公安改革工作攻坚破难、创新进取,为达州公安事业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撑和坚强保障。
为强化改革的组织和制度保障,市公安局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下设“改革办”专门处理日常事务,负责对全市公安改革工作的协调部署。与此同时,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对改革创新各条战线、每个板块的工作进行全方位部署。先后制定了《达州市公安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工作规则》《达州市公安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规则》,在公安内网上开辟全面深化改革专栏,将上级有关深化改革的文件、要求等转发供全局学习,同时动态反映各级各部门改革创新工作动态和理论调研。明确了改革工作任务和人员职责,对全市公安改革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并推进落实。
围绕激发改革活力,组织开展了“改革创新大赛”暨公安改革“金点子”活动,大力推进“微改革”“微创新”,推出了社区民警微信工作法、执法记录仪使用管理机制、DNA鉴定三级工作机制、达州公安手机报、无线警用机器人等一批改革“金点子”。积极筹建市、县两级公安机关案件管理中心,实行立案归口管理制度。通川区、万源市等县级公安机关警务运行机制和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其中,通川区公安分局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达川区公安分局的“片区协作策应工作体系”,万源市公安局的“交、巡、特、派”联勤工作模式,大竹县公安局的“民生警务”,开江县公安局自主研发的“平安开江”微信APP等基层警务勤务模式有序开展,特别是通川区公安分局推出的“农时工作法”,被作为内地公安的代表项目随团前往澳门参加“警察公共关系实践与评价办法”专题警务交流活动,得到充分肯定。此外,强制医疗所建设成效明显,新建改造功能用房3000余平方米,收治肇事肇祸精神病人63人,全市涉及精神病人的案件明显减少;强制医疗所试点经验在省内推广,得到中央政法委、公安部的充分肯定。
围绕创新社会治理,继续深化“一标三实”工作,进一步健全基础信息常态更新维护机制;深化互联网依法公开管理,加大重点和大型网站监管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网站和互联网服务单位,全面加强重要信息系统和政府网站监管。“科技强警”战略快速推进,目前,全市公安系统已初步建成了视频会议系统、天网监控系统、350M集群系统等涵盖视频、语音、数据等方面的通信保障系统,以及警务综合应用系统、PGIS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等业务应用管理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公安机关各部门的工作效率,提升了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积极打造便民惠民工程,强力开展“缓堵保畅”攻坚年行动,推进达州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建立交通影响评价制度,优化中心城区路网功能;提请市委、市政府对G65包茂高速达州城区段小型汽车实行互通免费通行;落实公安交管改革举措,以车辆审验、驾驶人考试、互联网服务平台使用、手机APP应用等工作为改革重点,明确完成时限和责任部门,并纳入今年重点工作部署推进。
围绕释放改革红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成全市《居住证》工作前期准备工作;整体推进户籍制度和相关领域配套改革,全面放开落户城镇条件,保障新落户城镇的居民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享有同城镇居民同样的公共服务权益。此外,大力推进“放管服”工作,全市所有审批事项在市州提速44%的基础上再提速15%,让群众切实享受改革红利,有更多获得感。